close

百色文史第八輯(二十四)

www.gxbsz公家機關水肥清運x.gov.cn

2011-06-10 15:51 閱讀:208315次 作者: 編輯: 來源:

百色城特色手工業

林光貴

20世紀90年代以前,百色城有許多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小手工業。

打銀鋪百色民間婦女、兒童歷來有佩戴銀飾器的習慣,因而產生瞭加工銀飾的店及工匠。新中國成立前,百色城內打銀店有4間,全分佈在愛新街(今中醫院對面一帶),為傢庭式作坊,傢門前擺放一張日字臺,臺上放一個玻璃櫃,櫃內陳設各種銀首飾成品,屋內一個工作臺,臺上有個四方小鐵枕,幾把大小鉗子、小鐵錘等銀飾加工工具,有定貨加工,有購買成品,也有人帶銀子來加工。加工的形態種類有絲品,即將銀塊加工成絲後,蟠結連系而成的首飾,如銀耳墜、項鏈等。片品是將銀子打成薄片後做成的銀首飾,有花草、鳥獸、小銀佛、小銀銷、小銀玲、小銀篩、銀手鐲、銀項鏈、銀戒指等20餘種。各種銀鈕品深受壯、瑤、苗族婦女喜愛。不管城內或農村,嬰幼兒帶的帽子都習慣釘上一排小銀佛,以示長生保命。1952年銀飾品生意興隆,當年從事銀器加工的有9戶,工匠9人。1966年“文革”開始,把佩帶各種金銀飾物視為資產階級的產物,列入“四舊”(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加以批判,沒人再敢佩戴,至1980年隻剩兩名銀飾加工匠。1981年後,人們又時興佩戴金銀首飾,有從事打制金銀首飾的工匠14人,他們全是年輕人。1982年至1988年,共打制銀首飾11419.02兩,品種20個,金首飾11個品種,金1061.36兩。

油佈、油紙手工業作坊民國年間及其以前,能防水防潮的塑料薄膜尚未問世,油佈、油紙是當時唯一的防水防潮物品。台中通馬桶百色生產油佈、油紙工藝歷史悠久。早在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百色城內已掌握生產油紙油佈技術,成品質好耐用,熱銷雲南、貴州兩省及本省各縣。

油佈、油紙生產作坊分佈在北勝街,有6傢作坊,一年四季人工生產。其原料為白佈,將白佈裁成6×4市尺、5.5×4市尺、6×2.7市尺等三種方形規格。制作時,首先用淀粉把白佈過漿,曬幹後再用牛血塗抹白佈兩遍再曬幹,最後用加工處理好的桐油、吹幹劑、松香混合塗過佈面上曬幹即成。每張白佈用桐油按上述規格順序分別為0.8、0.7、0.6公斤。1952年北勝街從事油佈、油紙生產的作坊有8戶16人,年產油佈6512張,1954年增至16戶19人,年產6937張。1956年作坊戶保持16戶,但從業人員增至34人,年產油佈65000張。從1952年至1962年,共生產油佈782399張,外銷692640張,仍供不應求。1964年以後,塑料薄膜問世,由於其質輕美觀,逐漸被人們普遍使用。油佈產量逐漸減少,最後停產。油佈經歷瞭80多年的歷史,終於退出瞭歷史舞臺。

油紙生產,主要原料為沙紙,規格為80公分×60公分,首先用牛血塗抹沙紙兩面打底色,再用加工過的桐油兩面塗抹曬幹即成。1952年至1962年,共生產油紙2539188張,外銷1991500張。1968年以後,由於塑料薄膜普及,取代瞭歷史以來的油紙,油紙銷路不佳而全部停產。

棺材鋪新中國成立以前,百色城對死者的殯葬,一直沿襲自古以來的土葬法,即用木做成棺材,人死後裝入棺材,抬到山上入土為安。這樣就出現專做棺材的商號。民國時期,百色城經營棺材的商號有滕萬泰(後改信德)、顏新和、周西各、黃順強、黃怡茂、韋根記、盧萬各、黎永安、盧達昌、黃順祥等10傢。這些棺材鋪大多是民國初期以後成立的,都是一傢一戶個體經營,各商鋪分佈於中華街(今百色鎮幼兒園對面一帶)。百色棺材一般取材於百色本地,多采用椿木、木棉木兩種。所制作的棺材有三種規格:一是大頭棺材,木材多采用優質椿木,板厚約五六公分,用板四塊半,長4塊,短2塊(封頭、腳各1塊)。棺材頭、腳和四塊板均向外翻翹,形同綻開的花朵,棺材用金粉繪畫花邊,塗上朱紅色。棺材頭封板以金粉寫上一個大“壽”字,這樣看上去才顯出其造型藝術性,更顯豪華高貴,這種棺材價格較高,大多為傢庭富有的死者用。二是小頭棺材,這種棺材多采用木棉木,材板稍薄,腳的板向外翻翹,坡度不大,稍欠美觀和肅穆莊重,沒有使用金粉繪花邊,而是用黑墨水繪畫花邊及“壽”字。棺材調朱紅色,價格較大頭棺材便宜,適用於傢庭經濟不太富裕的死者。第三種規格叫“豆腐板”,其木材多采用雜木,就是用四塊厚約1公分的厚板釘拼而成,制作簡單,不加修飾,不上色,也有人稱“四塊半”(左右上下各一塊板,頭腳封板各半塊),這種棺材價格便宜,適合於較為貧窮傢庭的死者。

在土葬的年代,棺材行業的生意還算過得去。再是個別有權勢、有錢人的死者,到柳州買彬木棺材。1958年台中馬桶不通以後,中華街10傢棺材鋪全部走上集體化道路,連人帶工具全部並入木器社。百色居民還有這樣一種習俗,就是老人年齡超過60歲後,傢人就預先為老人做好後事準備,買木回傢請人來做好一付棺材放在傢裡,名叫“壽板”,意為為老人“添壽”。在20世紀70年代以後,百色建立火葬場。政府明令城內不管機關幹部或工人,凡故亡者一律實行火化。從此,“棺材”這個名詞逐漸淡化,棺材鋪卻銷聲匿跡瞭。

竹器手工作坊百色地處山區,居民的生活特性是喜歡使用竹篾編織生活用品及盛物工具,如竹篩、竹籃、竹蓬、籬笆。過去,城內有九傢竹篾編織傢庭作坊,多分佈於仁壽街、文明街和居仁街。主要產品有水上民船用作遮陽擋雨的竹蓬以及民房作擋風擋雨的籬笆、雞籠、豬籠、竹籃、谷蘿、菜籃,還有織紮迷信用的紙人、紙屋、紙箱、花籃等。每年中秋節,還有竹篾紮飛機、輪船、蓮花燈、白兔等紙紮品,專供小孩提拉取樂,比較有名的紙紮大號為馬明興紙紮鋪。紙紮鋪使用的原材料為當地生長的一種質地較薄的竹子叫單竹,以及紗紙、顏料、彩色紙等。1956年竹器行業實現合作化,成立竹器社。百色城竹器社原址在長壽街(人民菜市附近),後遷至中華街(三小右斜對面)。1990年後,由於原料缺乏,加上外縣產品進入百色城增多,貨源充足,導致本地竹器銷路不佳而停產。

榨油作坊百色盛產茶油果、桐油果。過去,榨油多分散於各傢各戶,采用土法壓榨,自榨自食,多餘部分拿到市場出賣。民國初期,有廣西隆安縣老板來百色開榨油坊,榨桐油和菜油。榨油坊有六傢設在觀音堂,老板分別是黃增良、黃增柱、黃正光、黃正輝等,另有兩傢油坊在北勝街尾西側的坡東巷。這些油坊都沒有榨油的機械設備,采用的是較原始、落後、笨重的手工壓榨方法,其設備極其簡單,隻需在一條粗大的木頭上開挖一條槽,槽內徑約30公分寬,槽底部開有出油孔,將制作過的桐果或茶果制作成餅塊狀,然後裝入槽內,用懸空吊的一條大木用人力沖擊壓榨,這種壓榨方法既笨重又費力,且出油率不高,工效低。

民國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開始有人利用水力作動力榨油,在大碼頭右側右江的急流處,有兩艘水力榨油船,船體左右兩側裝有大木輪,利用水流推動木輪上的葉片,使木輪轉動,通過各部輪齒,將加工好的桐果、茶果壓榨,功效大大提高,省時省力。新中國成立後仍有私人榨油作坊15傢。

1951年,由榮利等15傢私營榨油坊組成榨油聯營社,稱集成榨油廠,從業人員118人。1952年,合股私營的建國榨油廠成立,廠址設在百勝街,為小規模廠坊。有新式榨油機5臺,共54匹馬力,有工人16人,以壓榨茶油、花生油、桐油為主,年產油6000公斤。

1954年,私營建國榨油廠和地方國營合股建成公私合營榨油廠,取名為百色專區紅星榨油廠,增添機器設備,機器和手工生產並舉,此時,私營榨油業仍有18戶,大多分佈於各鄉。

百色城商業發展史略

林光貴

緣於便利的右江交通航運,清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便開始有粵商到百色經商,並在百色城大街(今解放街)建造粵東會館,為繁榮百色商業奠定瞭良好基礎。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思恩府理苗同知和右江總兵分別由武緣(今武鳴縣)、皈東移駐百色,次年建城,接著建百色廳署,縣城人口有所增加,商業又較前發達。

清咸豐年間,太平天國石鎮吉部,由賓陽西進,外縣一些商賈遷避百色。再是雲南、貴州兩省眾多客商頻繁往返百色,進行商品購銷,百色的商貿更是繁榮興旺。

清光緒初期,百色的較場圩已有許多外商在此建房立鋪,專營商號,不再臨時設點擺攤。由於商業逐步發展,為協調、加強各商傢相互間的關系,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成立瞭百色商會。

清末民初,商號較多地集中在澄碧河畔的北勝街、大街(今解放街)一帶。當時經營山貨的有來安、森昌、廣誠等商號。經營絲羅綢緞、佈匹的有杜成昌、關均和、廣福隆等大號;經營醬料的有裕瑞(後改廣安棧)、鄒聯豐、吳金記等大號;經營中藥材的有廣福堂、福昌堂、恒昌堂等大號;開茶樓的有玉壺春、翠香樓、簡滿香、陸華居等大號。上述商號多集中在大街,馬棧、旅棧五傢,馬掌、鐵器六傢,油紙、油佈作坊四傢,這些棧、坊均分佈在北勝街。

民國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百色城商號共159傢,其中外省的78傢,這78傢外省籍商號中,廣東籍商號就占65傢,本省外縣的有50傢,百色本地籍商號僅31傢。

抗戰勝利後的1946年,全城商號有409傢,從業人員9037人,資本總額2844.8萬元,營業總額為56845.31萬元(國幣)。主要大商鋪分佈在大街,約82傢,其中東側沿河有45傢,西側有37傢。在街的東側有大寶石、梁傑興、天興行等百貨大號,有著名的合記、中堅酒樓,有藍雀、紅中西餐廳,有倫盛、黃其旺餅店,有何葉枝、黃卓華、義興行、華中行、華東行等絲綢、花紗佈、洋紗大戶,有馮漢興隆、鄒聯豐、大德行、聯興行、大成行、梁全泰等山貨土特產大號,還有金鋪兩間、永華行汽車運輸一間、西藥房兩間(三多大藥房和華美大藥房)、缸瓦鋪兩間等。街西側有天倫皮革店,有業成、萬利、林鴻源、生利貞熟煙絲鋪,有真如餅傢,有大有祥、敞智、大同等書、文具店,有麗盛、麗興金鋪,有三光電電器店,有蔡立安等缸瓦店,有山貨、土特產店兩間,新群芳女子美發室一間(理發師6人全是廣州姑娘)、廣安棧醬料、萬利醬料(兼煙莊),福興和、萬和堂中藥材鋪兩間,汽車運輸代辦行兩間。中華街有兩間鏡畫鋪、一傢李怡聚煙絲鋪、一傢廣芝林中藥材鋪。

1946年,內戰暴發,國民黨為瞭籌措軍費,濫發貨幣,先後大量發行金圓卷、銀圓卷,導致通貨膨脹,物價暴漲,市場混亂。1948年,白米每擔由1947年的9341元(國幣)漲到30323元,豬肉每斤由605元漲到4144元。最後使紙幣失信於民,商業受到極大沖擊,部分商業停業、轉業倒閉。到1949年,百貨業比1946年減少66.28%,藥材業減少40%,其它各行業也都不同程度下降。

解放初的1950年,全城尚有私人商號(含紡織、日用百貨、文教用品、五金交電、醫藥、雜貨食品等行業)238戶,行商430戶,攤販820戶,資金合計人民幣100.08萬元,全年商品銷售總額為506.58萬元。解放初期,一些不法商人乘人民生活青黃不接之機,隨意哄抬物價,投機倒把,新生的人民政府當即采取有效措施,開展三反五反運動,嚴厲打擊不法商人的違法行為。1950年2月成立第一個國營綜合貿易公司,總公司設在解放街大成行隔壁(粵東會館右斜對面),經營的物品有:日用百貨、雜貨、各種工業品的批發零售,以及對農副產品、土特產、藥材的收購。1952年以後,城鎮商業也由單一的貿易公司發展到組建成立各類專業性的國營公司,如國營百貨公司、五金交電公司、土產公司、食品、糖業煙酒公司等。由此,商業市場就存在著私營、國營兩種經濟成份。

1954年起,逐步對私營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首先對百貨業采取並店聯營,紗佈業采取經銷代銷等的過渡形式。1956年2月開始,對私營工商業實行全行業公私合營,對私改造進入高潮。全城私營商業歸口組成合營百貨、紗佈、五金、化工、新藥、國藥、雜貨、照相、理發、旅店和飲食等10個專業商店。按政策規定,擁有資金2000元以上,雇請2個以上工人者,可定為資本主義工商業者,采用公私合營方式進行改造。通過贖買政策,最後轉為國營,資方人員變成自食其力的勞動者,當時納入合營改造的私商對象共314傢。

1979年底開始,政府根據政策,對這314戶私商人員進行復查,重新區分,按照條件,將大部分人從資本傢的圈子中區分出來。計分出屬小商的68戶、小販20戶、小業主23戶、手工業者59戶、其它勞動者74戶,維持原屬工商業者62戶。1986年再復查,又從62戶中分出4戶,實際有資本主義工商業者58戶。

1956年對資本主義改造完成後,私人商業已納入國傢資本主義商業的軌道,個體小商販走上合作經濟的道路,個體商業完全消失。在社會上隻看到少數掛有國營百貨公司或國營某公司的招牌。在國傢計劃經濟體制下,百色城各種商品奇缺,出現瞭1958年至1985年20多年的商品憑證供應,如牙膏、肥皂,特別是縫紉機、自行車、手表均憑分配證供應,整個市場蕭條,毫無生氣。

1978年以後,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允許私人經商,個體商業得到恢復。1983年,全城有從事體經商1412戶1507人,有資金37.84萬元。當年營業額159.75萬元。1988年,城鎮從事個體商業1006戶1723人。從此,結束瞭過去那“一大二公”的經濟體制。至2008年,百色城商業發展迅猛,城內各類商店以及零售百貨的“夫妻店”、“父子店”、“兄弟店”、“姐妹店”遍佈大街小巷,形成瞭一個龐大的商業網。各類商品琳瑯滿目,應有盡有,豐富多彩。(參考《百色市志》)

百色城陸路交通與車站

林光貴

民國中期,百色商業發展迅速,外地賈商湧入,使百色發展成桂西山區重要商埠,加上百色又是國內鴉片煙集散地,省政府為瞭擴大財源,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3月,開始修建百色至平馬(田東縣)公路,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1月,開始修建百色至田林縣舊州鎮八渡公路。至民國九年底,才形成瞭自南寧至百色,又百色至田林縣八渡,而後又聯通貴州的省際公路,全長417公裡。

修通瞭公路,就開始有汽車運輸,然而當時的汽車極少,來往百色南寧的汽車才隻那麼三五輛,且並不是天天有運行,半月才見到一次汽車,人們還覺得新鮮稀奇。過去的汽車既短又窄,全車隻能載乘客16人。當時百色城沒有自己的汽車,客貨運輸車輛均由廣西公路管理局統一調度。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以後,由於汽油奇缺,故後改用經改裝為以燒木炭作動力的進口車。在車右側駕駛室門後安裝一個如水桶粗的鍋爐,由車底部至車頂高,木炭由爐頂口加入,車頂常備有幾個麻包袋木炭,行駛4個小時加一次木炭和水。這種車車速慢且機械故障多,為防車子往後滑退,爬坡時還需司助用三角木墊頂後輪,一步一步地慢慢往前挪動。當時百色城有這種木炭車6輛,全是私人經營,其商鋪號“永華行”,每部車身一側均有一個“永一”、“永二”直至“永六”標志。常來往百色至八渡(田林縣舊州境內)裝載少量乘客和貨物。從百色載運食鹽、百貨、雜貨至舊州,又從舊州運回土特產等山貨回百色。當時百色還沒有汽車站,汽車隻停靠在大街的商傢門口。

解放後的1953年1月39日,百色的私營汽車自動聯合起來成立私營運輸聯營社,由7輛木炭貨車組成。1955年7月8日,百色正式成立汽車聯營分社,此時車輛增至81輛,共有司機、司助153人。大部分汽車改為汽油汽車。同年,開始對私營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次年9月21日,百色城正式成立百色公司合營汽車運輸公司,汽車站設在二碼頭對岸觀音堂附近(原百色通機廠處)。1956年2月1日,將百色公司合營汽車運輸公司並入國營百色運輸總站,對並入的私營汽車,對其實行定值定息,接收的私方人員均給予安排適當工作。

同年4月,百色汽車總站正式成立,汽車總站站址設在百色城北部的探鵝嶺下(舊稱綠鳳坑的松樹坡腳下)及冬瓜地一帶(今百色汽車總站),占地面積71406平方米。

成立汽車總站後,當年有汽車81輛,每輛可載乘客32人,至1990年共有客車112輛,且大多客車已更新換代,為42個座位平頭車,比原來32個座位客車寬闊。32座位客車多用於各小縣份及圩場、鄉村,較大型客車多運行於南寧至百色往返及雲南、貴州往返。

1987年4月,汽車總站開始新建百色客運大樓,1990年元月竣工開業。主體工程總投資489萬元,大樓共15層高535米,配備有專用電梯,總建築面積14062平方米。其中售票大廳面積450平方米,設有10個售票窗口,有兩個候車大廳,面積為1050平方米,可供500名候車旅客就座,旅客流量為1000人,發車棚面積為750平方米,同時可發18輛客車,托取廳面積780平方米,一次可同時發、收18輛客車的行包;還設有為客運服務的司機休息室、站長值班室、調度室、廣播室、警衛室等共2000多平方米。此外,大樓還設有客廳、餐廳、舞廳、茶座、錄像室、桌球室、銀行儲蓄所、藥品及日雜、百貨門市部等配套服務設施,實現瞭吃、住、行、購、玩的一條龍服務客運大樓,是一座車流、人流、貨流互不幹擾的多功能協調和配套服務的綜合性客運大樓,成為滇、黔、桂客運樞紐,有“桂西第一客運大樓”的美稱。

20世紀90年代後期,車站轉體為股份制,改為個體承包。客車全部更新換代為高級、大型、豪華、寬敞、舒適的客車,設60多個高靠背軟座位,有部分是上下兩層臥鋪車,多往返於廣州、海南島的海口、福建、昆明、貴陽等省際公路及本區內的梧州、桂林、玉林、北海等市。

自1970年起,百色始開通鄉際短途公交車,有百色城往返四塘、汪甸、陽圩、大楞、泮水、龍川,大大地方便瞭鄉城民眾交往。1985年以後,百色城又開通城內公交車,運行在城內各街道及城郊的部分村屯。從城內往東至拉域火車站、往南至那畢、東增,往西至東筍、百法、平圩水利樞紐,往北至澄碧河水庫、永樂鄉、建華廠、六苜等,初步形成瞭市內較為密集合理的公交車線路網絡。
arrow
arrow

    gkg822ce6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